木叶渐黄,天气微凉,秋粮也临近成熟。
在旌德县,10多万亩水稻已金黄一片,收获在即。这里的稻田分布在山坡上,典型的梯田风貌,层层叠叠,如同一幅幅精美的油画。在北方,亳州市谯城区种粮大户焦魁的高产示范田里,玉米棒子日渐饱满,长势喜人。
秋粮约占安徽省粮食总产量六成,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。在遭遇持续高温晴热少雨天气后,秋粮能否夺取丰收,备受关注。
“秋粮生产形势总体平稳,具备稳产高产的苗情基础。”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卢仕仁介绍,据农情调度,目前全省3513.3万亩水稻总体处于灌浆期,总体长势与去年相当,预计产量基本能达到上年水平;1849.2万亩玉米已进入灌浆高峰期,当前玉米平均百粒重14.15克、比去年增加1.66克;910.6万亩大豆总体处于鼓粒期,一、二类苗比例达89%,较上年增加4.1个百分点。
战胜持续高温和干旱,这样的良好局面来之不易。“各地农业农村部门正强化田间管理,做好收获准备,把秋粮‘丰收在望’变为‘丰收到手’。”卢仕仁强调。
农业专家表示,当前正值秋粮作物灾后恢复和产量形成关键期,后期可能还会遭遇伏秋连旱、寒露风等多个关口,抓好田间管理至关重要。农业农村部门已强化抗灾生产工作部署,细化防灾减灾预案,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切实做好灾害应对。加大技术指导服务力度,把中央财政4.35亿元农业救灾资金第一时间落实到田,以“一喷多促”为重点,促壮苗稳长、促灌浆成熟、促单产提高。统筹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,将病虫害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%以内。
确保颗粒归仓,需要提前谋划秋收。
再过一段时间,全省秋粮就将陆续大面积收获。安徽省已强化机具调度,部署制定相关方案和预案,依托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,组建一定数量的应急服务队。及时开展机手培训和机械检修,提前做好240万台套各类机具保养与调试工作。秋收期间,全省15万台套联合收割机要全部有序投入,确保6439万亩秋粮抢收顺利,力争玉米、水稻机收水平分别达到86%、98%。
树牢减损就是增产理念,秋收中,安徽省将在机收减损上挖潜力、做文章,引导农户和机手选择合适机具和适宜割期,因田因时调整参数,最大限度降低收获损失,确保实现颗粒归仓。
为保障秋粮品质,安徽省大力鼓励即收即储。发挥全省1.7万台烘干机械作用,推广先进适用的烘储技术,改善烘干、储存条件,收获后及时烘干储存,减少粮食收获后的霉变损失。积极推广玉米适时晚收后熟技术,增加秋粮产量。